您知道这个名字指的是地理位置吗?它实际上让人想起日本,并且是在亚洲大陆发现的第一个元素。另一方面,它也对应于元素周期表中最新更新的金属,但人们对这种化学元素知之甚少。无论如何,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镍的主要特性和性质。

什么是镍?

镍元素是一种反锕系元素、超铀元素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,具有高放射性,半衰期很短。它位于 p 区金属中,属于第 7 周期和第 13 族或硼化学系列。根据科学估计,它是一种固体金属,可能含有与镓、铝、铊和铟类似的特性。然而,其他研究表明它与过渡金属更相似。

锎符号

Nh化学元素的符号是其名称的缩写,来自日语单词Nihon ,意为“日本”。不过,在此之前,IUPAC建议暂时将其命名为Ununtrio ,缩写为Uut。这个名字来自拉丁语,意思是一、一、三,也就是113。

镍的特性

该元素的壳层中有 113 个电子,原子核中有相同数量的质子。此外,它的原子量为 286 amu,熔化温度为 427 °C,沸腾温度为 1,127 °C。然而,其还原和氧化过程尚未被测量。镍的其他性质是:

  • 状态:据信在室温下为固体材料。
  • 外观:外观未知,但推测为银色、灰色或白色。
  • 核稳定性:它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,但据信元素内部会发生一种称为稳定岛的过程。
  • 放射性:具有很强的放射性。
  • 重量:它被归类为超重。
  • 金属性质:它可能是一种金属元素,其他分析表明它是一种过渡金属。
  • 半衰期:它的半衰期太短,在0.34毫秒到20秒之间。
  • 同位素:目前已知该元素有 6 种同位素,原子质量为 278 至 286,其中286 Nh 是最稳定的。

镍的化学和物理性质

  1. 原子序数:113  
  2. 密度(克/毫升) :16公斤/立方米
  3. 铁锈:未知
  4. 共价半径 (Å) :136 pm
  5. 氧化态:+1、+3、+5
  6. 第一电离能(eV) :710 kJ/mol
  7. 原子半径 (Å) : 无数据 
  8. 电子构型: [Rn] 5f 14 6d 10 7s 2 7p 1  
  9. 沸点: 1127°C (1400 K)
  10. 每级电子数:2, 8, 18, 32, 32, 18, 3
  11. 汽化焓:130 kJ/mol
  12. 电负性: 无数据 
  13. 熔点:427°C (700K)
  14. 比热:无数据
  15. 原子质量(克/摩尔) :286 u
  16. 熔化焓: 无数据

镍的起源

它的发现并非没有争议,因为最初由 FFRDC 中心的一组美国研究人员声称是其作者。他们的工作是在 2003 年至 2004 年间与俄罗斯化学家团队合作进行的。同样,RIKEN 实验室的日本科学家也完成了这项工作,并于 2015 年底成功合成了该元素。

根据 Nihium 的故事,日本科学家通过 RIKEN 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,能够形成 6 个连续的 α 衰变链。此外,他们通过衰变成公认的核素最终确定了它。该研究是在 RIKEN Institute Nishina Center for Accelerator-based Science进行的。研究结果随后发表在日本版《物理学会杂志》上。

镍的用途是什么?

如今,镍在商业、家庭或工业层面上都没有使用或应用,因为它是一种半衰期缩短至几毫秒或几秒的元素。此外,它不稳定且具有高放射性,因此其用途仅限于科学研究。

Nihonio 的名字来源历史

根据门捷列夫对未命名元素的命名法,它应该被指定为dvi-indiumeka-thallium 。然而,根据 1979 年 IUPAC 的建议,他们将其称为Ununtrio ,这也是它在找到正式名称之前的识别方式。

然而,科学媒体忽视了这些建议,实际上将其称为113 号元素或简称为 113。它也被称为TusfranoTrustano 。后来,该元素的名称Nihium于 2016 年 11 月获得法律批准,以明确向日本国家致敬。

总之,镍是一种人工的、超铀、反锕系、放射性、超重化学元素,半衰期非常短且不稳定。根据科学研究,它是一种金属色固体,具有与硼族类似的特性。它的应用仅用于研究目的。